提起知名插花花艺大师王路昌,恐怕花艺界许多人都会笑着说,这是一位亲切活泼、老顽童似的花艺大师,无拘无束的性情让他获得了“散仙”美称。同时王路昌老师又敬业认真,他的插花技艺全面、底蕴深厚,30余年的花艺修为,以及多次代表中国花艺界出访日韩欧美国家的经历,使其在东方传统插花这片沃土上,形成了中西合壁、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。近日记者就目前花艺界所关心的三个问题采访了王路昌。 记者:您多次出席国内各种花艺赛事并任评委,请谈谈您是如何评定一个作品的好坏的? 王路昌:我认为,一件好的花艺作品,首先要好看,让人赏心悦目,这也是创作花艺作品的基础,所以构图最重要。较西洋花艺来讲,东方式插花不太讲焦点透视,不强调光色变化,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,所谓“以形写神”,看似不求构图,其实在构图上的要求更高,考量作者的花艺感觉。 花艺命题则是考量花艺师审美修为的“上层建筑”,有的花艺师命题老旧,毫无创新,甚至一个命题反复使用、多人使用,这其实不利于花艺创新。一件好的花艺作品,最高的境界是意蕴高雅。同样漂亮的作品,谁能传递出高雅的格调和情感,谁的作品就更胜一筹。 记者:目前中国的花艺赛事逐年增多,您认为频繁参加各种赛事,有助于花艺师快速提升吗? 王路昌:花艺赛事逐渐增多是好事,一定程度代表着花艺界的繁荣,但是我认为“比赛宜少宜精、展示宜多宜变”,目前的情况是花艺比赛过多,而纯花艺交流展示的活动则过少。在比赛中,花艺师一部分精力投放在琢磨如何迎合比赛命题和评委口味上,容易造就“比赛型”花艺师,束缚花艺师的个人创造力。花艺交流展示则是在十分开放的环境中,大家相互取长补短,各取所需,更容易创造出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作品。 另外,花艺比赛不应作为评定各种职称的筹码,比赛实际上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水准,这样也容易让年轻花艺师功利化。比赛型选手是不容易成为花艺大师的。 记者:许多花艺界的年轻人反映,他们对各种花艺创作技法掌握得很快,但总是欠缺一种花艺感觉。请您对花艺新人们谈谈如何进行这方面修炼。 王路昌:观察、思考是现在花艺界最为欠缺的精神,我曾经举例用牡丹表现生机,如果这件作品中牡丹朵朵盛开,你觉得是不是生机勃勃?其实是给人一种盛极则衰的感觉,因为没有后续,有所延续才能叫有生机,所以作品就应该用花苞、半开、全开三种状态的牡丹组成,这就是观察生活后的思索。 另外,许多花艺师在学习中有一种死记硬背的习惯,观察优秀作品也是先拍照,回去再研究。但我认为,面对一件优秀的作品,你要先去看,然后思索,最后忘记。这就是融汇贯通,忘记的是细枝末节,得到的是一种领悟和启发。 我与上海一些绘画、音乐、书法界知名大师都有联系,喜欢参加艺术群体的聚会,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是我们上海插花花艺协会的会员或朋友。他们在闲谈中说的最多的是艺术创作心得。花艺创作与绘画书法一样,心有所感才是创作的源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