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中国鲜花网
中国鲜花网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行业资讯 >

花卉旅游要的是气质

时间:2015-12-17 09:18来源:中国花卉报
进入冬季,花卉旅游行业也进入了整休期。近一两年来,不少花卉从业者都对花卉旅游项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但随之而来是千篇一律的问题:花卉旅游该如何做?最需要的是什么? 记者

  进入冬季,花卉旅游行业也进入了整休期。近一两年来,不少花卉从业者都对花卉旅游项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但随之而来是千篇一律的问题:花卉旅游该如何做?最需要的是什么?


  记者以为,花卉旅游项目运营者在立项之初最应该思考的,是项目要表达什么样的“气质”。俗话说,万事开头难,对于气质的打造若从项目之初就开始贯彻,反而不是那么困难。可惜的是,对于花卉旅游而言,大家一致的看法却是门槛低、“开头易”———这往往让操盘者头脑发热,以为一亩地、三垄花就是花卉旅游,从而忽略了对花卉旅游项目本质的探索。


  我们看国外的库肯霍夫、布查德等花园,能感受到花园建造者对植物的痴迷、热爱以及传承,而且每一个花园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。而反过来看国内的花海项目,除了种一片花之外,项目运营者对整个项目未来的思考,以及对主线的梳理、文化内涵的表现甚少有考量。


  其实,针对国内传统旅游景点而言,每一处几乎都有其难以复制的特色,也就是外在的“气质”:华山的险、黄山的奇、泰山的雄;拙政园的精巧,故宫的雍容……当去这些景点游览的时候,游客是带着对这些气质的向往与寻觅,来与脑海中的想象进行印证。反观花卉旅游,又有几家企业能给自己的项目冠以持之以恒的形容词?


  我们常说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说明了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,并深深烙进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血脉中。而花卉旅游项目也同样如此,还是要专注通过花卉来表现出所在区域的人文特征,并通过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,让这些特征成为项目引人制胜的关键点。当名副其实后,形成的口碑效应就能让项目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。


  诚然,在国内做花卉旅游项目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,但这不应该成为相互低劣复制风格的理由。这就如同我们上小学的时候,虽然可以读的课本很少,但只要把一本书读精了,你依然能够有所收获,而如果从一开始就“抄作业”,显然难有好结果。目前国外有不少花园项目可以去考察、学习,而对于我们来说,重要的是从每一次的参观中进行总结。孔子说,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用在花卉旅游或可以变为做而不思则败,思而不做则乱。如同人的气质要不断培养一样,花卉旅游项目也要在不断实践中对立项之初的气质进行微调,最终让人过目不忘。


  毫无疑问,花卉旅游项目所表现出的内容形式,同时也是运营者自身气质的一种外延,考验的是项目运营者对花卉、对旅游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深刻程度。目前,国内的花卉旅游项目存在着不少“大即是王道”的做法,动辄就几千亩、上万亩,甚至不惜把千顷良田拿来种一季花观赏,这显然已经与花卉旅游项目的根本理念背道而驰。花卉旅游项目的气质与大小无关,这就像好文章与长短无关一样。李清照33字的《如梦令》所表达的婉约气质与苏轼100字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所表达的豪放气质,同样令人折服。


  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。对于花卉旅游而言,气质就是你专属的“香氛”,有了香味,又何愁不能蜂拥蝶至?
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